首页
 
组织概况
新闻动态
业务工作
信息公开
学习平台
我要参与
捐赠平台
党建工作
首页 > 业务工作 > 造血干细胞捐献
从“育人”到“救人” 爱在“三尺讲台”外传递
2024年04月30日来源:本站
[字体: ] 打印


4月29日上午9点,位于沈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空军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转动,深红色的血液从常志奇的手臂上缓缓流出,“生命火种”一点点滴落进收集袋中。5个半小时后,30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带着爱与祝福被紧急送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一位等待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常志奇也成为全国第17453例、辽宁省第323 例、阜新市第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阜新市教育系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

“我是一名教师,又是一名党员,向困难者伸出援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是概率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当然不能退缩。”29日下午,记者与常志奇取得联系时,他这样说。

今年37岁的常志奇是彰武县大冷蒙古族九年制学校的一名教师。自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农村,坚守教学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生活中的他还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一直坚持献血,累计献血达2000毫升。2021年1月29日参加彰武县教育系统无偿献血活动时,与爱人一起留存了8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没想到三年前的一个善举,真的能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今年3月21日,常志奇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他当即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为自己,为亲人,为身边人,也可以是为素不相识但需要我们的陌生人,伸出一次援手,绝望就有可能变成希望。”常志奇说,他愿意做那个给别人带去希望的人。为此,他努力锻炼身体,调整饮食,争取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捐献时刻的到来。

由于患者病情恶化,需要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常志奇在兼顾学校课程的同时,全力配合高分辨和体检,为患者移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4月24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彰武县红十字会、彰武县委宣传部、彰武县教育局、彰武县卫健局等部门为常志奇举行欢送仪式,大家高度赞赏和支持常志奇的大爱行动,为他踏上爱心捐献之旅加油壮行。


4月29日,连续5天的动员剂注射结束,常志奇等来了最期待的时刻。下午14时30分许,随着采集结束,301毫升的“生命种子”被紧急送往受捐者所在的医院。“既高兴又激动,希望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点亮生命之光。”常志奇说。

在捐献现场,常志奇收到了受捐者的感谢信。真诚恳切、充满感激的话语令人动容:“您的出现,让我的生命有了新的希望,谢谢您挽救我,帮我守住一个完整的家,无论移植的过程有多么艰难,我一定会努力克服。我和我的家人也一定把这份爱和善念,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下去……”。


作为教授“思政课”的教师,常志奇对“育人育心”有着更深的体会。他常常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心怀责任、对社会有益的人,此次身体力行,胜过千言教诲,既是完成自己的初衷,也在孩子们心中撒播下爱的种子,用言传身教上了一堂生动又充满爱的“德育课”。